潮声丨杭州这项“立法”背后的考量,隐藏着城市竞争的什么“密码”

2023-04-18 17:00:54 来源:浙江日报

潮新闻 执笔 唐骏垚 褚陈静


(相关资料图)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杭州又成了那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4月18日,杭州多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,官宣从5月1日起施行《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》,用28条规定全面保障外卖小哥合法权益。

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有关负责人介绍,这是一部政府规章,属于广义上的“立法”范畴。在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,杭州又一次“领跑”。

仔细分析杭州此次“立法”,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三个重要“密码”,有可能是杭州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。

看见“容易被忽略的多数”

第一个重要“密码”,便是人。

在全国人口首次负增长、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登顶全球第一的背景下,杭州要在未来竞争格局中拥有“一席之地”,对人才、对人口的持续吸引力很关键。

“来了就是深圳人。”这句话,被视为深圳开放包容的箴言。

其实,杭州亦是如此。前段时间,“杭州成了河南第二省会”成了互联网上的热梗,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。

在网上社交或问答平台上,不少网友列举的喜爱杭州的理由中,有这么一条:杭州能看见“容易被忽略的多数”。

外卖小哥,是“容易被忽略的多数”群体之一。目前,杭州有约30万名外卖小哥,绝大多数都非杭州本地人。

他们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,是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,但社会“发声量”不够高,成为随处可见但“存在感”却不高的一个群体。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,外卖小哥希望政府为他们做的事情中,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:完善社会保险政策、维护劳动权益、保障劳动报酬支付。

杭州“看见”了他们。这些期盼,在杭州制定的政策中都有了回音——

通过政府“立法”,用28条规定保障外卖小哥在签约、培训、保险、报酬、补偿、重大事项知情权、防疲劳、算法规制、关怀基金等方面的各项权益。

看见“容易被忽略的多数”,传递的就是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想得更细一点、更多一点。

与外卖小哥相比,应届大学毕业生虽在网上“声量”更大,但刚刚接触社会的他们,仍需更多关爱。

杭州也为他们“想得更细一点、更多一点”。在今年大学生求职难的背景下,杭州为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开出“一间房”,来杭求职期间可免费入住一周,替不少毕业生解了燃眉之急,也让不少人成为杭州的“自来水”。

2022年,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量再次登顶长三角城市之首。

正是这种“看见”及紧跟而上的举措,让杭州成为人们眼中温暖的城市,吸引着全球全国各地的人不断涌入。

一箭双雕的“链式治理”

第二个重要“密码”,是破解如何在治理中“繁荣”产业,这就是杭州“链式治理”的独特魅力。

开放包容的杭州,吸纳来自五湖四海、五行八作的人。2022年末,杭州常住人口已达1237.6万人,且还在源源不断流入。

人随产业走。人们来到一座城市,想要过得舒适,想要安全的环境。这背后就是城市的产业繁荣,治理有序。如果得不到,就算一开始被吸引而来,最后也留不住人。

留人,亦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之一。杭州人口超千万,社会结构多元而复杂,对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在现代社会,社会治理与产业规范发展又紧密相关。特别是在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,民营经济充满活力、数字经济蓬勃兴起、新杭州人不断融入……

在笔者看来,为外卖小哥“立法”,是杭州“链式治理”的又一次尝试。

这里所谓“链式治理”,是指将社会治理与产业治理紧密结合,在促进产业链某一环节规范健康发展的同时,或减轻社会治理压力、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。

用“链式治理”来拆解杭州为外卖小哥“立法”这一举措就一目了然了。

网络餐饮外卖,可分为订餐、制餐和送餐三个环节。目前,订餐有电子商务法等加以规范,制餐有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规定用于监督,对送餐的规范与监督还处于相对空白。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杭州这次为外卖小哥“立法”,就是让这个链条中送餐环节的规范与监督有“法”可依,进而实现整个链条的规范与健康发展。

比如,《管理办法》创设了配送主体明示制度,要求平台针对不同配送情况进行相关主体的信息明示。这样,像外卖小哥发生交通事故等纠纷时就能确认责任主体。

再如,杭州强化了平台经营者作为送餐平台的属性,特别针对独立网约配送员,规定了平台对其的信息登记、职业培训管理等职责,要求平台与其签订书面协议、为其参加保险等。这是国内首次对独立网约配送员管理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。

到2022年底,杭州有约33万名外卖小哥,日均活跃小哥约为4.3万人,日均接单数超140万单。

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。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,经常会发生各种纠纷。比如,与平台、餐饮配送公司、餐饮商家之间发生矛盾,为赶时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。

通过“立法”保护外卖小哥们的权益,一方面,会降低发生纠纷的概率,从而降低传导到社会治理领域内的压力;另一方面,从长远来看也是维护平台的利益,促进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。

“链式治理”,杭州还有很多。比如,杭州出台商业外摆的规范管理办法,补上了实体餐饮店铺治理链条上的一块相对空白,激活消费潜力的同时将配套管理服务做到细致。

端平“包容与规范”这“一碗水”

第三个重要“密码”,是拿捏住包容与规范的“分寸感”。

这两个词,这并非一对“矛盾体”,而是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侧面。

无论是改革开放后对民营经济的“放水养鱼”政策,还是新世纪初给予互联网新经济“先行先试”空间,包容开放一直是杭州这座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核,推动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。

但包容并非纵容。当新业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必然需要规范来促进其健康发展。网络餐饮外卖就是这样一种新业态。

杭州为外卖小哥“立法”,正是推动网络餐饮外卖行业在“包容发展”到一定阶段后迈向“规范发展”。

而随着科技进步、社会发展,新业态将不断出现,与其相伴生的新就业形态也将成为人们的重要就业选择:从多年前的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,到如今的主播、新媒体内容创作者等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在新就业形态中,将出现许多目前大众经验之外的“劳动关系”。如何保障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?

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“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”的同时,还强调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”。

再回到杭州为外卖小哥“立法”。目前,从全国来看,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的城市寥寥无几。在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,杭州是第一个。

从这些年杭州新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,不论是包容新业态发展,还是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,杭州是勇于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。

在这样的逻辑中,杭州将更有利于新业态的发展,新业态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将更愿意落地杭州,杭州的经济更能保持活力。

而这,让杭州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城市魅力,在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未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竞争力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